4月19 - 20日,2025永川豆豉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论坛暨鲁渝科技协作项目《传统毛霉型豆豉资源创新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技术培训会在重庆永川区成功举办。来自豆豉研究与开发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等近百人齐聚永川,以豆豉为媒,深化鲁渝科技协作,推动项目技术成果落地,共谋豆豉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我校太阳城赌场
(烹饪学院)张炳文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全程参与该活动,并作主旨发言。
本次会议为贯彻落实工信部等十一部门发布的《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由重庆市永川豆豉行业协会联合重庆市相关协会共同主办,围绕国家级非遗永川传统毛霉型豆豉产业,多位专家就《鲁渝协作背景下调味品产业的机遇与挑战》《科学循证、多维评价、深度解析毛霉型豆豉的食养健康价值》《豆豉—预制菜复合调味品的新赛道》《跳出川渝餐饮看豆豉——永川豆豉的破局之路》等专题作了主题报告,活动以“科技循证+产业升级”为核心,洞悉风向直击痛点,科技赋能引领产业,推动非遗豆豉技艺与现代健康理念融合发展。
会议同期围绕鲁渝科技协作项目《传统毛霉型豆豉资源创新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阶段性成果开展了技术培训,济南大学文旅学院(烹饪学院)张炳文教授以项目负责人身份做了《豆豉资源的品质评价解析及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培训讲座,系统阐释了毛霉型豆豉的多维营养品质评价体系构建与食养功能循证研究,结合具体案例解析了豆豉“传统工艺+现代科技”的升级路径。在互动答疑环节,针对企业代表就生产标准化、风味稳定性、产品亮点挖掘、市场推广等痛点,张教授专业化的技术解答精准匹配了企业的迫切需求。
项目组成员深入考察了永川联合豆豉(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金豉园食品有限公司、重庆市永川区崔婆婆调味品有限公司、菽乡(重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市永川区君意食品厂等豆豉加工企业,详细了解了传统豆豉的发展历史脉络,以及制约豆豉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难点、痛点等问题,与游永刚、梁山六、曾凡玉等永川豆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就传承保留与创新改良、跨界融合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而坦率的交流。
本次会议以科技为纽带,构建起鲁渝两地针对豆豉产业“非遗保护-精准开发-产业振兴”的全链条协作模式,让传统豆豉焕发现代生命力,未来鲁渝合作双方将持续深化技术互鉴与市场共拓,助力“小豆豉”成就大健康产业。
鲁渝科技协作项目是我国东西部协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重庆所需、山东所能,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向协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双方每年组织实施20项左右成果转化和联合研发项目,加快培育科技产业,打造鲁渝科技协作品牌。此次活动进一步推动了鲁渝科技协作项目的实施落地,着力发挥技术成果的示范带动作用,探索打造鲁渝科技协作新模式,为重庆传统豆豉产业的创新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
项目主持人张炳文教授领导的济南大学食物营养品质评价研究团队,针对富有地方传统特色的食品进行营养品质评价、改造提升研发、健康食养科普宣教,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先后构建了豆豉、黄酒、山药、芝麻等特色食物营养健康品质的评价体系,主持制订的《中华传统好食品评价通则》,为促进传统特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主持制订《地方传统名吃制作加工技术规范》等10余项地方标准的颁布实施,促进了地方传统食品产业的发展,对传统食品的标准化产业发展产生了良好示范作用。
文字:吉春峰 校审:张耘恺 复审:赵军 终审:信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