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至11日,太阳城娱乐赌场网站
“声生不息宣讲行”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10人,在队长黄艺琛的带领下,赴德州市齐河县晏城街道永祥社区开展实践活动。团队以“解码青年话语密码,构建新时代叙事体系”为核心,通过线上线下调研、团队观察、成果研讨等方式,探索主流思想在新媒体场域中的“青年化”表达与传播路径,用青春视角架起主流价值与青年群体的沟通桥梁。



双维调研:捕捉青年话语的“鲜活密码”
实践准备阶段,团队聚焦“线上”维度进行调研,捕捉当代青年的表达习惯。2024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周艳梅和胡展豪紧盯抖音、微博等平台,将一系列流行语、热门话题标签及爆款短视频文案逐一进行记录。他们通过边收集边分类的方式,从“情感表达类”“社会热点类”到“生活方式类”,逐渐梳理出青年语言的“高频词库”。实践首日,线下调研已深入街道社区内部。2023级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的孙琳拿着问卷,向路过的青年解释:“我们想了解大家平时更喜欢看什么样的主旋律内容,是动漫形式还是故事短片?”2024级旅游管理专业的郁菀茹和几位社区青年围坐在一起深度访谈,从对主旋律影视作品的评价到对乡村题材内容的偏好,队员们认真记录着每一个真实反馈,找到了带着生活气息的“青年声音”。 两天下来,团队收集到200余条网络热梗、150余份有效问卷和12份深度访谈记录,逐渐勾勒出青年话语的“鲜活轮廓”——他们偏爱故事化表达,习惯用热梗传递情感,对“接地气”的本土内容更有共鸣。



观察研究:碰撞主流表达的“青春创意”
7月7日,在社区走访中,队员们还发现了更多“民间智慧”:有青年用漫画形式画社区里的“孝老爱亲故事”,有大学生返乡创业团队用“剧本杀”设计乡村旅游路线介绍。2024级旅游管理专业的黄新月感慨:“这些青年他们没有刻意‘说教’,却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活力,这就是青年话语的力量。” 在7月10日的团队例会上,队员们围绕“内容、渠道、主体”三个维度展开头脑风暴。经过3个小时的讨论,最终队员们达成一致:青年话语内容上应以“故事化+情感化”为主,渠道上以短视频平台为核心,主体上联动青年创作者形成传播矩阵。此外,团队在讨论中达成共识:“要注意平衡‘年轻化’和‘严肃性’,不能为了追热梗而偏离主流价值”。每一个创意都扎根于前期调研的“真实土壤”,让主流价值的表达既有青年味,又不失深度。



青春担当:在解码中传递时代声音
实践最后两天,团队进入成果总结阶段,队员们分工协作,将研讨出的观点与策略落实到文字中,让“青年化叙事”概念更清晰。以大学生小李为例,他在讲述自己直播带货经历时,时不时冒出“这波操作稳了”“为家乡上分”等流行语。“这样的内容既有真实故事,又有青年梗,更容易让同龄人产生共鸣。”周家欣边整理资料边说。
七天的实践里,队员们从“理论学习者”变身“实践探索者”:他们用脚步丈量社区的每一个角落,用倾听捕捉青年的真实心声,用创意架起主流价值与青年群体的沟通桥梁。青年是最好的‘翻译官’,能把主流价值翻译成同龄人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此次“声生不息宣讲行”不仅让团队成员深刻理解了“青年话语”的力量,更让他们明白:新时代的青年,既能在流行文化中捕捉时代脉搏,也能在主流价值中锚定青春方向,用自己的方式让“正能量”真正实现“大流量”。
文字:黄艺琛 周艳梅 校审:张耘恺 复审:赵军 终审:信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