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城赌场

团学园地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十七)

2025/07/21

当夏日的蝉鸣渐起,一群怀揣环保热忱的济南大学学子正整装待发。7月18日至24日,由太阳城赌场 组建的“‘分’享青春,‘类’聚美好”实践团,将走进济南市市中区兴隆街道办事处涝坡村及周边地区,开展为期7天的垃圾分类主题“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支由9名学子组成的团队,将以宣传普及、实践指导、创意互动、调研反馈为抓手,用青春力量助力基层垃圾分类工作落地生根,让“绿色环保”的理念融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团队组建:专业与热情的双向奔赴

实践团的9名成员来自太阳城赌场 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既有“资深”志愿者,也有新鲜血液。成员们虽专业背景各异,但都怀揣着对环保事业的热忱——有人擅长社区沟通,能耐心讲解分类知识;有人创意十足,擅长设计趣味活动;有人细心严谨,适合负责调研数据整理。“专业的指导+多元的人才结构,让我们有信心把活动做得扎实、做出成效。”队长秦敬璞表示,团队前期已多次召开筹备会,从物料设计到流程推演,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打磨,只为让活动更贴合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

活动全景:从“知”到“行”的全链条设计

为让垃圾分类从“口号”变为“习惯”,团队设计了“宣传-实践-创意-调研”四大板块,形成环环相扣的活动闭环,确保知识普及有深度、实践参与有温度、创意互动有热度、成果转化有力度。

宣传推广:让分类知识“看得见、听得懂”

“很多居民不是不愿意分类,而是不知道‘怎么分’。”团队成员张红文涵说。为此,宣传环节将聚焦“通俗化、场景化”。队员孙婧怡和司雪倩前后共发放了200份黑白印刷的宣传手册,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详解“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标注“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物”“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等常见案例,让居民一看就懂;在社区公告栏、活动中心,队员张红文涵张贴了主题海报,以“垃圾分类=拯救地球”“今天分一分,明天美十分”等醒目标语吸引关注,搭配“错误投放VS正确投放”的对比图,强化记忆;团队还邀请了环保领域专家举办主题讲座,结合涝坡村的实际情况,用“垃圾混放会滋生蚊虫”“可回收物卖掉能换钱”等贴近生活的例子,讲解分类的现实意义,现场设置问答环节,即时解答居民困惑。

实践行动:让分类习惯“做得到、见得着”

“光说不练假把式,亲手做过才会记得牢。”这是团队设计实践环节的初衷。团队成员在社区广场、居民楼下设置了临时垃圾分类回收点,身着统一标识的服装,手把手教居民区分不同垃圾:“您看,这个菜叶是厨余垃圾,要扔绿色桶;快递盒是可回收物,拆干净了放蓝色桶……”。

团队还开展了“废旧物品回收日”活动,重点收集居民家中的废旧电池、过期药品等有害垃圾,以及报纸、塑料瓶、玻璃瓶等可回收物。“我们联系了专业回收机构,有害垃圾会由他们安全处理,可回收物则会被送到再生资源工厂,真正实现‘变废为宝’。”团队成员陈仲圣和李淑珍介绍,活动还会给参与回收的居民发放小纪念品,用正向激励鼓励大家坚持分类。为保证落实到“家门口”,团队也组织了“社区大扫除”行动,队员们与居民一起清理楼道、绿化带的卫生死角,将收集的垃圾现场分类投放,让居民直观看到“分类后的垃圾清运更有序”“社区环境更整洁”的变化,从“被动参与”转为“主动行动”。

创意活动:让环保理念“玩中学、传下去”

“孩子是家庭的‘小纽带’,让他们理解分类,能带动整个家庭参与。”

针对青少年群体,团队设计了系列趣味活动:队员靳若璇负责组织了创意手作比赛:团队提供剪刀、胶水、彩绳等基础材料包,鼓励孩子们用易拉罐制作笔筒、用旧布料缝制环保袋、用快递盒搭建“垃圾分类小屋”,让“废物利用”的理念在动手过程中扎根;队员孙琳开展了主题绘画与征文活动:以“我心中的绿色社区”“垃圾分类的故事”为主题,让孩子们用画笔描绘环保场景,用文字记录身边的分类小事,优秀作品将在社区广场展出,让孩子们的创意成为“移动的宣传牌”;队员刘思含举办了知识竞赛:设置“抢答闯关”“小组PK”等环节,题目既有“废灯管属于哪类垃圾”等基础题,也有“如何劝说家人参与分类”等情景题,获胜者可获得环保袋、笔记本等实用奖品,让分类知识在欢笑中深入人心。

调研反馈:让实践成果“能落地、可延续”

“活动结束不是终点,而是长效机制的起点。”队长秦敬璞强调。团队将全程开展调研:活动首日,通过100份问卷和20次深度访谈,摸清涝坡村垃圾分类的现状——比如“是否有分类垃圾桶”“居民对分类的知晓率”“最困惑的分类问题”等,为后续活动精准“画像”;活动中期,每天收集居民反馈,比如“讲座内容是否太难”“回收点设置是否方便”,及时调整活动形式,比如简化讲座语言、增加回收点开放时间;活动最后一天,对比前后数据,分析“居民分类正确率提升了多少”“参与活动的家庭占比多少”等指标,形成包含“问题清单”“改进建议”的调研报告,提交给兴隆街道办事处和涝坡村村委会,为社区制定长期垃圾分类方案提供参考。

青春寄语:用微小行动汇聚美好

“‘分’享青春,‘类’聚美好——这个项目名称,藏着我们的初心。”秦敬璞说,“‘分’是垃圾分类,也是青春力量的‘分担’;‘类’是垃圾归类,更是美好家园的‘汇聚’。”

7天时间或许短暂,但团队相信,当宣传手册被居民传阅、当孩子们的画作被驻足观看、当分类垃圾桶前的身影越来越多,这些微小的改变终将串联成更深远的影响。正如团队成员司雪倩所说:“我们不是来‘完成任务’的,而是来播下一颗种子——一颗让‘垃圾分类’成为生活习惯的种子,一颗让社区更美好的种子。”

这个夏天,济南大学的青年学子们将在涝坡村的土地上,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担当。他们的实践,不仅是一次“三下乡”活动,更是一场青春与环保的双向奔赴,让“绿色”成为社区最动人的底色,让“美好”在分类中悄然生长。

文字:秦敬璞  校审:张耘恺  复审:赵军  终审:信苏珊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舜耕路13号

电话:0531-89736803 邮编:250022

太阳城娱乐赌场网站 版权所有

 

院系设置

文化经营管理系 会展经济与管理系 食品科学与营养系 旅游管理系 酒店管理系